部分儀器儀表及所需零部件關稅將降為零
9月3日,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批準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關稅減讓表修正案》。自2016年9月15日起,對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關稅減讓表修正案》附表所列201項信息技術產品的zui惠國稅率實施降稅。這意味著在列中的儀器儀表,及所需的零附件及原材料等,其關稅在未來3年或5年內降為零(少量產品的關稅將在未來7年降為零)
2015年12月16日,包括我國在內的24個參加方聯合發布了《關于擴大信息技術產品貿易的部長宣言》,明確各參加方將在完成審批后,按照zui惠國待遇原則,對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逐步取消201項信息技術產品的關稅。這是世界貿易組織近20年來取得的*zui大關稅減讓成果,所涵蓋產品每年貿易額約1.3萬億美元。
其中產品對應我國稅則中480多個稅號,包括新一代多元件集成電路、觸摸屏、半導體及其生產設備、試聽產品、醫療機械及儀器儀表、生產信息技術產品所需的零附件及原材料等。
根據宣言,日本承諾在實施時立即取消全部關稅,美國承諾在3年后取消關稅、歐盟承諾在3年后對97%的產品取消關稅看,我國除現行稅率為零的產品外,承諾在3年后對27%的產品取消關稅,5年后對24%的產品取消關稅,7年后對20%的產品取消關稅。
商務部研究院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,“實際上中國的信息化建設和201項信息技術產品擴容不謀而合,將有助于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式從要素,資本驅動轉為驅動”。
對于我們儀器儀表行業而言,專業人士表示,降低關稅是把劍。一方面,有助于我國儀器儀表企業的生產材料的成本降低,同時擴大出口市場;而另一方面,將受到沖擊,我國儀器儀表市場的本土的保護力量將被削弱,與海外企業的競爭將激烈。對此,儀器儀表企業應當加強,抓住機會在范圍內設立生產鏈。特別是中東、東南亞領域當前市場非常龐大,且對中國產品的接受度較高,可以成為擴充市場。在本土市場內,各區域之間應當相互合作,共同保護行業市場,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環境,以成本降低為由打“價格戰”是不合適的。
電話
微信掃一掃